早年的自主招生就是由专家带队到考生所在地、所在学校进行考查,进而给出综合的录取意见。如今一些高校也有很好的做法,如上海纽约大学采取“校园日活动”考查学生的写作、演讲、团队合作中的各种能力;一些高校开展的自主招生夏令营,在过程中考查学生的学术潜质、综合能力……哪一项考查都比简单地看发文章、竞赛获奖更显高明。
今年不少高校自主招生简章报考条件中都有提到“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”,这可让不少学生手忙脚乱。一位老师告诉记者,临时抱佛脚发表文章的学生不在少数。
越来越“规范化”的自主招生要求,正在将自主招生变为一种公式化、图快捷的选拔机制。这本身也说明了自主招生正在失去“选拔符合本校特色的学生”的初衷。数一数多少篇论文、多少个奥赛一等奖就能决定加分与否的懒政思想背后,一方面是高校因循了高考录取中效率优先的惯例,同时公开越多的录取标准,在表面上也显得越公平、无猫腻可寻。
发表文章在中国从来都是一件“可以操作”的事情。随着自主招生条件的出台,家长、考生们已经在蠢蠢欲动,营利机构从中看到了商机。自主招生,原本是为天才、怪才们留一个小门。但笔者想问的是,真是天才、怪才,他非得用发论文、投稿来证明自己吗?他懂得论文的写作逻辑、规范格式吗?通常只接收副教授级别以上论文的期刊编辑们,会接收高中生的“高水平论文”吗?
原本以为经历过整顿后的自主招生在选拔制度上会更有科学性,但此番所见并不觉得高明。以论文为导向的选拔制度(具体来说,是以论文发表的刊物等级、论文数量为导向),所滋生的学术造假、买版面等问题,历来为学术界所诟病。
上一篇:中国41篇医学论文被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出版商 下一篇:网络写手的命运 |